top of page

為人類遺產癒傷 文物修復師守護歷史

原標題:為人類遺產癒傷 文物修復師守護歷史

文 |歐慧兒

編輯|林曉慧

冷門工種——文物修復算是冷門工種,文物修復辦事處館長(立體文物)謝志遠修復文物逾20年,他說他們很少坐着工作,大多是站立着,方便看清文物每個細節。(林靄怡攝)

 

修復工具——謝志遠使用的修復工具都十分簡單,例如有銼、放大鏡、除鏽工具,他強調手藝才是最重要。(林靄怡攝)

 

3D打印——部門引入最新3D打印技術,掃描過程只需十數秒,方便修復及記錄文物。(林靄怡攝)​

 

船鐘複製品——利用3D掃描技術,能打印出更輕巧的複製品,亦能清楚呈現文物細節。這個鐘正正是葛量洪號滅火輪上的船鐘複製品。(林靄怡攝)

 

謝志遠(林靄怡攝)

 

【明報專訊】文物飽歷風霜,帶着委靡的身軀,風塵僕僕,終於交到文物修復師手中,於博物館這片淨土「重生」。猶如醫生的文物修復師,不止手執「手術刀」,更要善用各種科技儀器,為文物驗傷,遏止惡化。文物修復辦事處館長(立體文物)謝志遠帶我們走進博物館「後台」,分享文物修復這門專業。

推開博物館大門,在燈光照射下的文物,散發出的氣場和歲月痕迹就是它們的魅力來源。然而主角背後,有一班文物修復專家在默默耕耘,為文物延續生命,猶如歷史守護者。

本港的文物修復師主要為康文署的博物館服務;另外,坊間亦有文物修復師,多以自由工作者身分,為拍賣行、私人博物館工作。雖然是同一行業,但不同服務對象對文物修復定義不同,處理文物的方法都有差異。

阻止文物惡化 保留珍貴瑕疵 本港公營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工作,均由康文署轄下的文物修復辦事處負責,辦事處館長(立體文物)謝志遠藉英文用字解釋,辦事處的英文名字是Conservation Office,坊間部分私人修復機構會用Restoration,兩者皆指修復一些東西,但實際差異卻很大,「以restoration角度,例如一張舊椅爛了一隻腳,師傅會補番腳、打磨、塗保護層;但全世界做conservation的,包括政府和私人機構,都抱同一準則:只為阻止文物惡化,干擾愈少愈好。我們每個工序,其實都在帶走表面一些材料,但文物本身,包括瑕疵部分都是資訊、歷史一部分」。他舉例,主流價值認為銀器生鏽發黑不美觀,「但一件銀器是否『立立令』就最好?」他指出這些「不完美」也是文物珍貴的一部分,如非必要不會修復。修復與否,準則在瑕疵部分是否正在破壞文物,令它狀况變差。而坊間大部分文物修復工作,因需要顧及市場價值,修復手法及原則或會不同。謝志遠強調,團隊對館內所有文物都「一視同仁」,不論外界覺得是否值錢、稀有,只要能成為博物館館藏,一定有它的原因和價值。

本港主要的博物館,例如香港歷史博物館、香港文化博物館、香港藝術館都有文物修復師駐守。整個團隊約40人,分有平面及立體共10個小組,負責政府各大小博物館,不同類型文物如書畫、陶瓷、檔案及繕本、金屬品、木器等修復工作。博物館館藏逾百萬件,哪件文物需要復修,由各館長向文物修復團隊提出,「他們想聽取我們意見時,我們便會跟進」。謝志遠表示,團隊會先評估文物狀况,按將來用途,例如是否展覽在即、需要外借等而提出修復方法,就像醫生睇症,「修復後會給予意見,例如儲存環境、運輸過程的注意事項」。

憶修復滅火輪 缺經驗大挑戰 謝志遠入行逾廿年,專門修復金屬文物,當中以處理本地出土文物難度最高,「因本港環海,土壤中含大量鹽分,很大機會出現『有害鏽』,如果不快手處理,會惡化得很快,但偏偏除鹽過程需要好多步驟」。他又分享,本港常有大型基建工程,不時都會出土文物,當中以銅錢佔最多,常被古人用作陪葬品,即使屍骨已完全腐蝕,銅錢依然保留下來。至於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,必數2002年修復葛量洪號滅火輪(Fireboat Alexander Grantham),「以單一文物來說,應該是本港修復史上體積最大、為時最長的一次」,當時修復工作長達9個月。

葛量洪號滅火輪乃1953至2002年間,香港消防處滅火輪隊的旗艦,退役後於2007年變身展覽館,「停泊」在鰂魚涌公園內,展出香港海上救援歷史。他憶述:「滅火輪排水量超過500噸,整體結構複雜,所涉及的修復技術比處理一般金屬類文物複雜。本地團隊當時實在欠缺相關經驗,因此大家都要不斷惡補知識,了解輪船結構及學習其鏽蝕機理,並求問外國專家有關修復歷史船隻的經驗。例如船體主結構以英國勞埃德船級社所認證的甲級鋼材製造,需要以獨特的噴砂技術徹底清除鋼材上的鐵鏽,並配合高壓熱水去除殘餘的鹽分等。」

3D掃描捕捉細節 修復快靚正 隨着科技發展,今天文物復修亦應用了不少高科技儀器。例如X射線分析儀,可更準確地透視文物狀况及內部結構,謝志遠舉例,「一些細小的文物如銅錢,會藏於泥塊深處,肉眼實在難以判斷內裏埋藏了什麼文物、數量、種類及狀况,但分析儀能協助我們了解相關資訊,有助制定更準確的修復方法」。辦事處近年亦引入3D掃描器,只需十數秒,便能仔細記錄文物,找出文物復修師肉眼看不到的細節。「以往倚賴傳統方法如拍照、畫圖、文字描述記錄文物狀况,但有了新技術,有助同事了解文物更多,有利復修及研究工作。」

他以眼前的滅火輪船鐘複製品為例,「船鐘實物是銅質,十分重,但用了3D掃描,再1比1打印出來後,不但更輕,鐘面細節也十分清晰,方便我們了解文物特質。你見鐘面上刻有英文字,英文字上有洞孔,因為以前刻字前會先用鑽嘴定位,如我們用傳統方法,未必能準備記錄洞孔大小與深度,但這技術能記錄所有數據,有助了解背後技藝,萬一將來船鐘損毁了,我們亦有資料參考,從而制訂最適合的修復方法」。最後謝志遠補充,高科技儀器只屬輔助性質,最重要是手藝,依靠同事觀察入微,以雙手逐步復修。

借藏品辦展覽 抵港開箱秒秒驚心 本港博物館展覽除了展出本身館藏,亦會向外國及內地博物館商借藏品辦展。文物修復師另一任務,就是前往合作的博物館,負責點交工作,確保文物在運送前一切安好。還記得某年,香港歷史博物館曾舉辦秦朝兵馬俑展覽嗎?百多件文物,包括多個秦俑抵港前,就是由謝志遠和同事親自到西安點交。「每個秦俑都要驗過摸過才知狀况,又要確保入箱包裝前做足保護工夫,以免運輸過程出問題。」他坦言每次借展,每件展品抵港後打開「寶箱」,都是一秒一驚心。如有損壞,本港專家會修復文物嗎?「按情况而定。如有問題,我們會與對方討論,究竟損壞情况會否影響展出。如果依然能穩定展出,我們建議展覽後才歸還對方復修,因為當地專家最熟悉該文物,亦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。」

Archive
Search By Tags
bottom of page